走進麗江古鎮

走進麗江古鎮
天至黃昏,周遭的樹木高了些,遠遠好像能聽到水聲。再近些,看見了一條小河,在只露半牙明月的照射下,使其碧波清流的水面上,多了一分皎潔與銀白。小河旁有一座緩緩轉動的古樸水車,濺起了潔白的河水。
過了小河,我看見了一座古老而又神秘,淡雅而不失威嚴的古老城鎮——麗江古鎮。所有來過的人講述起這里的風光時,眼中都含有一絲迷醉。我對這里早就抱有許多期待與猜想,即便如此,我仍然深受震撼。
寬闊的街道旁垂著荷包,清香彌漫在整個古鎮中,流線型的設計使古鎮平添了一分靈動,一份典雅,一分大氣。許多房屋簇擁著古鎮中央的一座樓閣。離近了看,樓旁還有一條小溪環繞,潺潺水聲如天籟之樂,波動了游者的心弦。樓上兩把紫檀木椅相對而置,椅靠上披著一件貂衣,顯出古時對坐之人的高貴身份。中間的桌上有一對金樽,想來那位先輩也是愁緒滿腸,才會設出如此“只把金樽空對月,一壺美酒盡別歡”的場景。
古鐘聲起,河面霎時間綻開了萬多“蓮花”。那是寄托著在場眾人美好心愿的漂燈,逐于流水,存于世間。映著如此美景,便是天地都將腐朽,日月也將寂滅吧。
映著月下的荷燈,我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份迷醉。別了荷燈,我又看到了一個別樣的東西——桃花釀。不忍嘴饞,我掏出錢幣買下了不過50毫升的一小瓶,那是怎樣的滋味呀!猶如置身仙朝,天衍四九,遁去其一,徘徊于空谷,置身于桃源。
我就在這翻滋味中蕩出了古鎮。但我知道,從此,我心中將會多出這一分向往與迷醉,只屬于古鎮的,只屬于我的。
麗江古鎮
寒假,我和媽媽頂著呼嘯的寒風,來到向往已久的麗江古鎮游玩。
麗江坐落在四季如春的云南,緊挨大理、香格里拉。可謂是:“靠雪山之巔,抱洱海之水。”麗江與云南省會———昆明不同,它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城市。
汽車一駛進麗江,我就被這兒一派古典風光深深吸引住了:沒有高聳入云的摩天大廈,沒有寬闊氣派的柏油馬路,沒有喧囂繁鬧的汽笛聲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幢幢仿古的小木樓,一條條凹凸不平的羊腸小道,一首首清脆悅耳的童謠。遠遠望去,一家家客棧更是別具一格:木制的樓梯,高高掛起的牌匾,隨風輕擺的燈籠……看著看著,我仿佛與這些“古老”融為一體。
晚飯后,我們跟著導游,去麗江有名的四方街逛逛。一邁進大門,“嘩嘩”的水聲變涌進了我的耳朵。定睛一看,大門口一部巨大的水車正不停地忙碌著。這部水車足有4米高,與學校里的旗桿差不多。后邊的石壁上刻著上百個奇妙的文字,遒勁有力。這水車如此辛勞的運作,不正像樸實、善良的麗江人民正在辛勤地勞動著嗎?走進去幾步,水聲漸漸淡了,一股清甜的奶香撲面而來。啊,是云南十八怪之一—乳片!
仔細望望四周,各式各樣的小店數不勝數,有賣飾品的,買小吃的,賣頭巾的……里邊的紀念品更是琳瑯滿目,讓人眼花繚亂、目不暇接。小販們用略帶嘶啞的嗓音叫賣,這聲音更像是一首贊美麗江文化的頌歌。在這兒,納西族的東巴文化濃濃地籠罩著,一座座精致典雅的小型石拱橋連接著一條又一條飽經風霜的石板路。在這里,你就像穿越了時空,回到了千年前那個文明古國。麗江人民為了建造這些景物,付出了多少汗水與艱辛啊!
夜晚的麗江格外動人。仰望星空,月亮圓得出奇,將銀色的光輝靜靜地撒到大地上,一切都像披上了一層銀紗。夜晚的麗江是歌聲圍繞的。游人在酒樓里與對面的酒樓的食客相互對歌,悠揚的歌聲傳遍街頭巷尾,游客們也收獲了歡笑與愉快。夜晚的麗江并不是燈火輝煌的,只有那星星點點的燈光在漆黑的夜空中閃爍。那是客棧的燈光!為人們照亮了回家的路。
“云南十八怪,東邊下雨西邊曬……”這熟悉的歌謠,一直在我耳畔盤旋,回蕩。麗江,這個散發出迷人光芒的璀璨之珠,用它的美深深感染了我。
麗江古鎮
麗江古鎮
人們都說:“沒去過麗江的古鎮就等于沒到過麗江。”今天,我懷著好奇的心情,去麗江的束河古鎮一探究竟。
一進古鎮,便可聞到一股臭臭的牲畜味。起初以為是豬臭味,后來才發現這街上馬來馬往。這馬,行在古鎮的中間。中間的石塊,是豎列排放的,兩邊的石塊,是橫列排放的。這馬,就行在豎列排放的石塊上,和古代一樣。
馬也很逍遙,想流鼻涕就流鼻涕,想搖頭擺尾就搖頭擺尾,把人搖下來也無濟于事,想方便就方便在馬道上,偶爾也會拉偏了,拉到了人行道上去了。
首先進了“小吃街”,這街可真夠熱鬧,燈紅酒綠。這時,好客的店主便會三五成群得朝你奔來,拿著設計簡陋的菜譜不停地向你推薦自己店的美味,那樣子還真令人發笑。一個擠一個的。最后,你被一位店主的“花言巧語”“拐”走了。進入了那破舊的小屋。白色的破墻,頭頂上老伢得快要掉下來的臟電扇,人們超分貝的談話聲……在我們看來是“臟”,其實這是云南人的“特色”。店主任招待兼廚師兼跑堂,非常之忙。看那菜譜,你不得不承認,那菜,你確實沒吃過:什么水蜻蜓啊、炒竹蟲啊、粑粑啊、水性楊花啊、鳥蛋串啊、鮮花餅啊……一個不一個新奇。麗江人是重口味,很多菜都比較咸,回去后非喝上三大杯不可。
再往里邊走,就可以看到”三眼井”。這井,可與我們平時見到的井大有不同。那井共有三口,故稱“三眼井”。井極淺。深約三十厘米,這井無口,每口井之間有一塊石板相隔,橫向連接,井呈長方形或正方形,一口井比一個洗衣機略大一些。這井水的源頭是一個龍頭,水從龍頭的嘴巴里噴出來的,一井水滿,水至二井,二井水滿,水至三井。由于一井是飲用水,人們常喝,加上這龍頭噴出的水小,根本不用擔心水涌出來。這井的作用,聽了后你會對這井的創造者佩服得五體投地:一井的水用于飲用,二井的水用于洗菜,三井的水用于洗衣。由于井與井有高低之差,所以二井若臟,不會流至一井,飲用水不會受到污染,三井中有洗衣粉之殘留因高低之差,不會影響到飲用水與菜。
怪不得人們都說:“沒去麗江的古鎮就等于沒到過麗江。”啊!
美麗的麗江古鎮作文
麗江有兩大古城,其實也不能都叫古城,因為其中一個是古鎮。下面,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!
PAT.1→【束河古鎮】
束河古鎮以風景為主。為什么這樣說呢?古鎮里并不是沒有建筑,而是比建筑更加亮麗的,便是風景了,而束河古鎮的風景也真的是美。
第一美:樹。束河古鎮的樹品種多樣,從柳樹、楊樹等隨處可見的,到只有熱帶能見到的闊葉植物,應有盡有。先來說說柳樹吧!這種樹婀娜多姿,但在北方見到的絕對沒有在云南見到的好,因為氣候原因,它現在就開始發綠了,翠翠的那種,讓人看了心情大好。尤其是風吹過的時候,那柔軟的枝條隨風飄動,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,纏著春姑娘給她梳頭。再來說說松樹吧!這種樹四季常青是誰都知道的,但云南的松樹卻更加美麗,一棵一棵,都自然生長,枝干盤曲,一枝繞在一枝上面,像是老仙人給他賜予靈氣一般,很是神奇。
第二美:水。其實誰也是云南最美的,多介紹也沒有什么用處,在這里,我就把束河古鎮獨特的水介紹一下。說是獨特,但也并不是與眾不同,只是放在只個古鎮里,有種特別的味道。瞧,道路兩旁都有水渠,清澈的水就從那里緩緩流淌。古鎮里的人們同樣是很夢幻的人,他們將一些花瓣撒在水里,不僅起到了美觀作用,還有撲鼻的香氣飄散出來,大大吸一口,會覺得全身都非常舒服。
第三美:路。束河古鎮的路很美,為什么這么說呢?因為光潔的青石板路,很有田園風的味道,而有光射在上面的時候,會是直直的一束,到頭會發散開來,很柔和,也很美麗。尤其是晚上的時候,淡淡的月光傾灑下來,像細碎的銀子一般,慢慢的一路都是,簡直是不能用語言形容的美。而且,站在一個地方往遠處看,建筑、燈火、人都會在地板上形成倒影,并不是很清晰,但也有不同的色彩斑斕的影子,仿佛是路上的小燈泡,但那光要大一些、長一些,像水中的倒影一般,清秀、美麗。
PAT.2→【麗江古城】
比起束河古鎮來,麗江古城就大很多了,而它不是以美景而聞名,使它馳名中外的是那年代久遠的建筑。這些建筑少說都有幾百年的歷史,座座飛檐凌空、紅墻金瓦。從一開始走進去,便覺得自己身居古代的帝王世家了,那美麗的建筑,讓人精神一振。
除了建筑,麗江古城的木雕也很出名——瞧,那一座房屋的門不是用木雕來刻畫呢?看這扇門,上面刻著一只小鹿,旁邊是“泥融飛燕子,沙暖睡鴛鴦”的美好意境,寓意著春天來臨,大地復蘇,一片生機勃勃,人們也該出去勞動,播下新的種子了;看那扇門,刻了一只夸張的鳳凰:頭戴皇冠,雙翅展開,尾羽舒展,像一把扇子,旁邊還有一個大大的太陽,表達的意思就是:我這家店是鳥中之王,比誰的都好!大大的太陽也有自己的意思:瞧,代表神靈的太陽都眷顧我們,來我的店買東西,保證你福氣利益雙豐收!看到這樣的雕刻,你不想進去看看都不行了,因為腳會不由自主地跨進門檻;進了店再出來,你一定會拿了大包小包一籮筐,在一掏錢包——大把大把的鈔票都沒有了!所以在麗江古城,門上的雕刻甚至比招牌都重要呢!
麗江古城的每條街,每條巷,都有勤勞的農民在賣東西,而他們所出售的商品,都是自己一年辛苦勞動的結果,他們那黝黑的臉上,寫滿了誠實。這也算是麗江古城的另一種美——人。
看了我的介紹,你對哪個地方比較中意呢?嘻嘻……
麗江
第四天一早,客棧老板的十八歲兒子開著車領著我們去拉市海,一路上,他向我們介紹了當地的風俗民情,他說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納西族,何姓是最大最多的姓氏。到了拉市海后,導游推薦我們騎馬走走茶馬古道。
一個納西族的阿姨牽著僵繩領著我們,因為這幾匹馬是她養的,聽她的話,我們指揮不動她的馬的,我騎的馬2歲了,爸爸媽媽還有表叔騎的都是老馬。我坐在小馬上面,他走路的時候,我就會一顛一跳的,馬鞍頓的屁股好痛喲。我們 在山上兜了一圈就出來了。拉市海一點都不好看,每人350元錢真不值,媽媽說我們給人騙了。不過我覺得騎馬很好玩。
之后我們逛了束馬古鎮,看到了古老的納西族民居,里面也主要是購物和吃當地小吃為主。
麗江
煙花三月,春光明媚,我開始了為時八天的云南邊陲一游。
這是一個美麗的城市,春城無處不飛花。在這里,我盡情地享受到了大自然賜予我的一切,不管是茂密的森林還是圣潔的雪山;在這里,我享受著各民族大團結的浪漫情懷。我看著傣家的象鼓舞,喝著白族的“三道茶”,體檢著哈尼族的奔放與熱情,贊嘆著納西族的東巴文化,回味著摩梭人的走婚之旅……
這是一幅宛如清明上河圖的東方繁華古城——麗江!
她是我國四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其中之一,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云南的西北部,她古老的東巴文化更是一塊令中外贊嘆不已的神秘瑰寶。
麗江是個多民族小城,以納西族為主。麗江古城仿佛是一座世外桃源,五彩花石鋪就的小道穿街而過,象山腳下的玉泉河水在這里被分成無數支流,穿街繞巷,布滿小城。形成了“家家門前繞水流,戶戶屋后垂楊柳”的詩情畫意之景觀。水中,名貴的鱒魚及錦鯉在飄逸如發的水草中悠閑自在的游弋著,這是魚兒的自由世界,沒有人會打擾他們。沿河兩岸民居的瓦屋樓房鱗次櫛比,帶著濃郁的民族特色的精細雕繪目不暇接,喜慶的紅燈籠高高掛著,處處綠蔭飛花,名勝古跡隨處可見。“高原姑蘇”這個美名被她用之一點也不為過。
這個具有800多年歷史的古城,自上而下以來就是滇、川、藏的交通樞紐,是從古到今的“茶馬古道”。城中心的四方街更是茶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。四方街以五花石鋪地,天天日薄西山以清水洗街,帶著極濃的民族傳統特色的商鋪林立。一群納西老人圍轉在一起載歌載舞,唱著古老而動人的納西民謠,一派祥和之氣象。
坐在街邊民居的茶樓里賞著花,品著茶,看著如織的游人,凝眸著墻上納西的象形文字,聽著悠揚的音樂,一種怡然的恬靜由心而起,讓人置身于一種忘我的境界之中,如癡如醉。
麗江
大家有去過麗江嗎?如果還沒有去,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。 麗江有許多獨具特色的美食,其中之一是鮮花餅,白白的餅皮上點綴這一片片粉紅色玫瑰花瓣,打開就聞到一股玫瑰花的清香。輕輕咬下去,甜而不膩,好像一朵玫瑰花在嘴里“開放”。直到把鮮花餅吃完,舌尖還帶著玫瑰花的香味,吃完帶著戀戀不舍離開賣鮮花餅的小屋,手上還拎著好幾盒鮮花餅回來。
麗江還有一個奇特的風俗:家家養狗,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條狗。在大街上走著,就能看見每家小店外的狗狗。有的在悠閑曬太陽,有的在店里呼呼大睡,還有的機警守在小店口,而且麗江的人很好客,都可以讓你摸摸他們家的狗。
麗江還有很多美麗的景點,特別是玉龍雪山。它高達四千多米,想要到山頂要先坐觀光車到纜車站,路徑一個叫藍月谷的地方,湖水碧綠碧綠的,倒映著藍天,于是湖水就變成近乎藍色。丟一顆石子進湖里,水面便泛起層層藍綠波紋。坐著纜車往上驚險上升,一片白茫茫映入眼簾,白色積雪中浮現出一排“z”字形的木樓梯,木樓梯蜿蜒向上,一直通往雪山的頂峰。山頂上有一面國旗,在白茫茫的雪中顯得格外耀眼。到山頂的路因為海拔高度的原因有點難走,如果走累了,在山頂有一家咖啡館,山頂的溫度都是零下,這么冷的天氣里來一杯暖暖的咖啡,整個人都溫暖了!
同學們,你們心動了嗎?我在麗江等你哦!
(編輯:丹丹)
麗江
麗江古城是個別俱一格的小城。
走進去能感受到不同的風景。在那里可以盡情的享受異國風光,在那里可以盡情的品嘗來自全國各地的風味小吃,在那里還可以坐在小溪邊的石階上,靜靜地傾聽小溪的腳步聲。在小溪的流水聲中,還可以看到點著蠟燭的小船向你迎面飄來,好像在向你表達愛的祝福。在那里還可以盡情的游覽每一條街,當你穿過每一條小巷時,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氣息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族工藝品、現代藝術品、抽象藝術品伴隨著你,讓你的眼睛應接不暇。夜晚,每間小屋里都閃爍著五彩斑斕的燈光。在酒吧和茶樓,游客們可以盡情地享樂。真的無法形容游客們的心情。
走進麗江古城就好像進入了人間不一樣的一個境地,會讓你留連忘返,盡情購物、盡情品味一切生活。
當我和媽媽要離開她時, 真是戀戀不舍,一步三回頭。媽媽還說:“等我以后老了,我一定要重新回來,我要創作一些畫,我還要寫一些詩來贊美她。”
長大以后,如果我成為一位詩人,我要用最美的詩句來贊美她。如果我是一個畫家,我要用我的畫筆描繪出一幅幅五彩斑斕的畫卷。如果我是一名作家,我要用我的文采將她的點點滴滴民俗風情描寫出來。
我想,只要是熱愛生活的人們都會向往著這個人間美好的地方。
麗江之旅 云南麗江旅游
暑假剛開始的幾天,我們一家到云南麗江游玩。
我們住在麗江古城里的一個客棧。第一天晚上,我們就迫不及待地逛麗江古城,古城里的商店各種各樣,主要有小吃店、服裝店、飾品店等。我最喜歡飾品店里繡花布錢包。錢包是長方形的,顏色艷麗,上面用各種絲線繡出漂亮的圖案。我恨不得把每種顏色的錢包都買回來。
第二天一早,我們出發去茶馬古道。茶馬古道是古代麗江人用馬運送茶葉到西藏拉薩走的道路。茶馬古道在森林里,要是下過雨,道路泥濘不堪,非常難走。我們每人騎著一匹馬,沿著茶馬古道,翻過一座一座的山,來到了七仙女湖邊。在湖邊的小木屋里,我們品嘗了馬幫菜。馬幫菜就是以前馬幫在茶馬古道上走的時候吃的飯菜,就是把土豆、南瓜、老豆腐和臘肉放在一起燉。馬幫菜的味道不怎么好,我覺得以前馬幫的日子好艱苦啊。
接下來的行程是玉龍雪山和虎跳峽。玉龍雪山海拔4600多米,太陽照不到的地方,常年積雪。虎跳峽水流湍急,讓我驚嘆不已!
云南麗江的風景,真是美不勝收!